|
|
資料編號: | HK-1878 |
---|---|
中文名稱: | 綠莧 |
中文別名: | 野莧_假莧菜_皺果莧 |
學名: | Amaranthus viridis [找同屬植物] |
英文名稱: | Green Amaranth |
植物科名: (APG新系統) | AMARANTHACEAE莧科 [找同科植物] |
標室舊系統 | AMARANTHACEAE莧科[找同科] |
生長習性: | 草本 |
原生/外來: | 香港原生植物 |
圖片花色: | purple |
發現開花: | Nov |
特別特徵: | 常見_葉互生 |
資料更新: | 20221103 10:54:36 pm |
備註: 綠莧:莖直立,有不顯明棱角; 柄長3-6厘米 凹頭莧:莖伏臥而上升,由基部分枝;葉柄長1- 3.5厘米 資料來源:見香港市政局刊物香港草植物第二卷P.9 資料來源:漁護署之香港植物標本室 感謝leolch提供資料 1878a-h - 2014.04.03@CU 中國植物誌: 皺果莧 一年生草本,高40-80厘米,全體無毛;莖直立,有不顯明棱角,稍有分枝,綠色或帶紫色。葉片卵形、卵狀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3-9厘米,寬2.5-6厘米,頂端尖凹或凹缺,少數圓鈍,有1芒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,全緣或微呈波狀緣;葉柄長3-6厘米,綠色或帶紫紅色。 圓錐花序頂生,長6-12厘米,寬1.5-3厘米,有分枝,由穗狀花序形成,圓柱形,細長,直立,頂生花穗比側生者長;總花梗長2-2.5厘米;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,長不及1毫米,頂端具凸尖;花被片矩圓形或寬倒披針形,長1.2-1.5毫米,內曲,頂端急尖,背部有1綠色隆起中脈;雄蕊比花被片短;柱頭3或2。胞果扁球形,直徑約2毫米,綠色,不裂,極皺縮,超出花被片。種子近球形,直徑約1毫米,黑色或黑褐色,具薄且銳的環狀邊緣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 凹頭莧(Amaranthus blitum)和皺果莧_綠莧(Amaranthus viridis)相近,但凹頭莧的莖伏臥而上升,由基部分枝,胞果微皺縮而近平滑,可以區別 | |
如資料有任何錯誤,歡迎聯絡本會. info@hkcww.org | |
25-1878y | |
24-1878x | |
23-1878w | |
22-1878v | |
21-1878u | |
20-1878t | |
19-1878s | |
18-1878r | |
17-1878q | |
16-1878p | |
15-1878o | |
14-1878n | |
13-1878m | |
12-1878l | |
11-1878k | |
10-1878j | |
9-1878i | |
8-1878h | |
7-1878g | |
6-1878f | |
5-1878e | |
4-1878d | |
3-1878c | |
2-1878b | |
1-1878a | |